痛经、血崩、经期延长?别硬扛!小心是子宫腺肌症

 

 


经期延长、经量增多、下腹压迫感……当这些症状变得越来越严重,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时,需要警惕子宫腺肌症。尤其在炎热的夏季,症状可能更为加剧!

 

1

子宫腺肌症有哪些症状?

 

► 痛经加剧:每次月经来临,下腹如同被重锤击打,痛感愈发剧烈,止痛药效果逐渐减弱,甚至有时出现呕吐、晕厥,无法正常工作或学习。

 

► 月经“血崩”:经量异常增多,夜用加长卫生巾两小时就湿透,需要频繁更换,甚至出现大血块。长期如此,常感头晕、乏力、面色苍白。

 

► 肚子变大:尽管体重没有增加,肚子却逐渐变硬、变大。

 

► 经期拉长:经期持续超过7天,甚至拖到10天以上。

 

► 同房疼痛:在性生活时感到下腹不适或疼痛。

 

► 如厕不畅:经期时,常感到尿频、肛门坠胀或排便困难。

 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)

 

2

为什么会出现子宫腺肌症?

 

子宫腺肌症的病理机制很简单:

 

本该待在宫腔里的内膜组织,意外“越狱”进入子宫肌肉层。这些内膜组织在月经周期中增生、剥脱出血,但由于位于肌肉层内,血液无法排出,导致子宫增大、淤血和剧烈疼痛。

 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)

 

3

子宫腺肌症对怀孕有哪些影响?

 

► 影响着床:由于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种植到子宫肌层,导致子宫肌层受损,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变差。这种不良的子宫内膜环境会给胚胎着床造成困难,严重时可能导致着床失败或孕早期流产。

 

► 输卵管功能:子宫腺肌病还可能影响输卵管功能。患有子宫腺肌病的患者,多数也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。如果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,容易造成盆腔组织粘连,严重时会影响输卵管功能,影响卵巢的正常分泌功能,导致卵巢不能正常排卵,从而造成受孕困难。

 

► 子宫肌层弹性变差: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变,受精卵顺利着床后会快速发育,胎儿会逐渐增大,在增大的过程中会由内向外挤压子宫肌层,而子宫存在弹性变差的可能性,限制了胎儿的生长发育,容易造成早产。

 

3

子宫腺肌症的治疗选择有哪些?

 

针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,需结合患者的年龄、症状及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选择。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。

 

 

► 年轻且生育力良好的患者

对于年龄小于35岁,子宫腺肌病症状较轻,具备自然试孕条件的患者,比如不孕年限短,卵巢储备功能良好的年轻女性,子宫腺肌病严重程度较轻、双侧输卵管通畅、没有合并男方因素且夫妻双方自然试孕意愿强烈者,可予GnRH-a治疗1~3个月后积极试孕或促排卵指导同房试孕6个月。

 

► 年龄大于35岁的患者:

年龄≥35岁、不孕年限长、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或存在其他助孕指征者,建议积极行试管以尽快实现妊娠。

 

如果成功怀孕,应按时进行产检,密切关注胎儿的发育情况,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孕期管理,以降低流产和早产的风险。

 

Copyright@2017 All Rights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