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50年,男性精液质量在全球范围的下降成为生殖健康领域的核心争论点。我国数据显示,1981-1996年间,通过对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39个市县、11726人的精子分析发现:我国男性精液质量以每年1%的速度下降,精子数量降幅超40%;且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地区,下降速度越快。精子质量差已成为现代男性的重要健康痛点,而以下10类因素被研究证实影响最大。
(图片来源www.pexels.com)
食品包装与化妆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
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起软化作用的化学品,广泛用于玩具、食品包装、指甲油、洗发水、清洁剂等产品中。它可干扰内分泌,导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、活动能力下降、形态异常,甚至诱发睾丸癌。
在化妆品中,指甲油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最高。它会通过女性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,危害到她们未来所生育的男婴的生殖系统。
邻苯二甲酸酯还会通过塑料容器包装的食品和水进入人体,如食品罐头内涂层、可回收的牛奶和矿泉水瓶等。研究表明,罐头食品中脂肪含量越高的食物越容易受污染,如猪肉、凤尾鱼、沙丁鱼等。胎儿、婴儿和青春期儿童对它最为敏感,健康也最易受到侵害。
汽车尾气
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,如二氧化硫、二氧化碳等。人体长时间接触这些物质,会发生积累性的损害,不但影响生殖健康,还可能增加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率。
最严重的是,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二噁英是极强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,可以使男性的睾丸形态发生改变、精子数量减少、生精能力降低。
城市人群难以完全避免,需加强防护(如戴口罩、减少长期暴露)。
高温
高温对睾丸会产生损害,但是究竟多高的温度和在这种温度下暴露的时间多长,才会对睾丸产生影响,目前在学界仍有争论。
动物实验中,将雄性动物置于38.5°C下55分钟后,其生育能力就会下降。在现实生活中,男性应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停留过长时间,如洗桑拿浴和用热水泡澡等。也要注意不要穿太紧身的下装,保持通风。
某些药物
抗癌、激素类、抗生素等药物会损害男性性腺功能,造成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,或通过影响性腺的内分泌功能,导致性功能障碍。
一般使用药物的剂量越大、疗程越长、患者的年龄越小,对生育功能的损害越严重,恢复生育功能所需要的时间也越长。
烟、酒
数据显示,在1938-1990年之间,全球男性精子浓度平均每年下降1%,吸烟是其重要影响因素。烟草烟雾含4000+成分(尼古丁、焦油、一氧化碳等),通过血液循环积累,干扰睾丸 / 附睾微循环,影响生精细胞发育及精子成熟,导致精子数量减少、活动能力降低。
而酒精对人体肝脏和男性睾丸都有直接的影响。研究发现,慢性酒精中毒的患者会出现睾丸萎缩,导致精液质量下降。因此,男性一定要避免经常性的过度饮酒。
(图片来源www.pexels.com)
雌激素
长期接触雌激素会降低雄激素水平,引发睾丸结构变化、睾丸癌,减少精子数量,导致内分泌紊乱及男性乳房发育。
男性短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并不会对生殖系统造成明显影响,但长期接触生活中含有雌激素的物品,则会对生殖健康造成较大危害。如部分男性护肤时随意使用女性化妆品。这些专门为女性研制的化妆品中,有些含有一定的雌激素,长期使用会对男性生殖健康产生损害,造成性腺功能低下。
微量元素和氨基酸
锌是生殖系统内重要的元素,缺锌会影响青春期男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,降低精子的活动能力,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,使男性容易患前列腺炎、附睾炎等感染性疾病。
而硒的缺乏会使体内过氧化物浓度增加,造成对男性生殖系统和睾丸的伤害。因此,男性平时应该多吃含锌、硒较高的食品,如牛奶、玉米、黑米、黑豆等。
氨基酸不足不仅导致精子生成障碍,而且严重影响精子抗原活性。
噪音
噪音属于环境污染的一种,可导致内分泌紊乱,引发精液和精子异常,长期暴露可能导致男性不育,对女性可增加流产和胎儿畸形风险。
辐射
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已确定有明确的影响。
大剂量辐射会改变睾丸结构,增加精子畸形率,降低精子数量和密度;小剂量辐射(如日常手机、电脑)是否导致不育尚无定论。
辐射高风险岗位(如放射科)需做好防护。
毒品
有些毒品,如大麻、可卡因等对精液质量有影响。大麻可使血液中雄激素水平降低、精子密度下降,导致男性乳腺发育;可卡因会使精子密度下降。
精子质量关乎人类繁衍,需警惕上述因素并主动规避(如改善环境、调整生活习惯)。若已受影响,也不必恐慌——目前有系统的男性不育治疗及二代试管技术,多数情况下仍可实现生育。如您需要帮助,欢迎给我们留言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~
结语